[安徽]科技小院为乡村注入人才动能

时间:2024-06-25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江教授,麻烦您看一下这苗子怎么挂果这么少?”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一处草莓大棚外,安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安徽农大”)草莓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江彤教授刚下车,一位草莓种植户就急匆匆地跑来咨询种植问题。

    为解决草莓优质品种退化、脱毒苗检测体系不健全、农药使用不科学等问题,安徽农大建立了长丰草莓科技小院。目前,该小院已鉴定4个与草莓抗感病有关的基因资源,研发了草莓病毒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发表了10余篇关于草莓绿色生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2项授权专利。

    从2018年开始,安徽农大与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合作共建科技小院,经过6年多的不懈努力,建成科技小院128个,走出了一条专家与农民深度聚合、科技与产业紧密契合、“输血”与“造血”有机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小院的老师们依托小院这一重要平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专利,申报项目213项,获批专利112项,发表学术论文218篇和科普文章226篇,举办科普活动269场,培训高素质农业人才1万余人,为乡村培养出了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刚到小院,我什么都不习惯,但慢慢融入其中后就爱上了小院。”安徽庐江稻麦轮作科技小院学生李延君说。在小院长达3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她收获很大,不仅主持了2022年安徽省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申请了发明专利,还获得了“中国农技协最美研究生”的荣誉称号。

    在安徽农大,像李延君这样的驻点研究生还有很多。2018年以来,该校科技小院累计培养研究生560余人,研究生发表论文187篇。

    目前,安徽农大的科技小院已覆盖安徽省16个地级市66个县区,同时拓展到浙江省安吉县。通过“点—线—面”一体化建设新模式,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学校建立了多个产业小院集群和区域小院集群。

    安徽农大党委书记张庆亮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坚持改革赋能,以集群化方式推进小院办大;坚持开放聚力,以协同化方式推进小院办好;坚持创新驱动,以卓越化方式推进小院办强。”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xyyw/20240620/e196326ae52542b7b145d1e7eb82f5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