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植保情报:当前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及防控技术

时间:2024-06-14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我区小麦茎基腐病随着菌源的积累有逐年加重趋势。目前已在平罗县、永宁县、原州区等多地发生危害,主要危害茎基部造成茎基腐,还可危害穗部造成枯白穗,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小麦茎基腐病可防不可治,必须立足“预防为主,综合防控”,重点要落实预防措施。各地要加强宣传培训,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减轻危害损失。

  一、发生情况

  永宁县6月11日调查有1个发病中心,我站技术人员6月10日在平罗县调查发生面积300余亩,并有多个发病中心。

  二、防控技术

  应以预防为主,请各地采取以抗病品种和农业防治为基础、种子处理和春季喷雾为关键、生态调控和其他措施为辅助的综合防控技术,控制病原菌前期侵染,降低后期发病程度。

  (一)农业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根据播期、茬口安排等合理选择抗茎基腐病品种。

  2.精细整地。小麦播种前,深耕土壤25-30厘米,将表层病残体翻入深层,减少病原菌数量,同时可疏松土壤,有利于小麦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3.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对于零星发病麦田,可将病株带出并进行集中销毁。对于发病严重的麦田,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应进行堆沤还田,从而减少土壤中的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数量。

  4.科学肥水管理。发病地块应增施磷钾肥和锌肥,忌偏施氮肥。灌浆期天气干旱有利于加重病情,田间管理中需注意及时浇水。盐碱地区采用深层地下水浇地易导致发病加重,宜采用地表水灌溉。

  (二)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是有效预防发病的关键。使用氰烯菌酯、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种子处理悬浮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小麦种子,预防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2.喷雾防治。在小麦拔节期前喷施杀菌剂可进一步控制茎基腐病的危害,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丙硫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等在小麦上登记的单剂及其复配制剂等喷雾。施药时尽量采用自走式高架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施药时应注意调低喷头高度和方向,适当加大用水量,重点喷小麦茎基部,提高防治效果。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406/t20240612_45652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