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九原区:打通“田间到舌尖”供应链 实现“一产到三产”新融合

时间:2022-04-2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在九原区,蔬果特色种植已经不足为奇。今年,九原区在蔬果特色种植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发展下游产业。通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通“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食材供应通道,促进“一产到三产”的新融合,绘就出产业兴村、产业富农的乡村振兴新美景。

  早上7点半,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哈业胡同五村村民李志刚就从家出发,骑车15分钟,来到阿嘎如泰苏木舌尖管家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浇水、施肥、起放棉帘、控制温度……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资4000元,这样的收入让李志刚很满意。

  

  

  

  “我要是不在这打工,一年种地也就能挣2万来块钱,现在一年收入5万多,还不误种自己的地,还能学到种植技术,挺好。”李志刚说。

  李志刚所在的舌尖管家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共有225栋温室大棚,有火龙果、无花果、草莓西红柿、葡萄等50多个高附加值特色果蔬品种,这些持有国家绿色食品产品认证的果蔬从种到销,一直供不应求。有了这份蔬菜水果事业,让这里的村民过上了有稳定收入的生活。而当地政府和企业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又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延长蔬菜产业链,增加蔬菜的附加值。

  

  

  

  最近,一间1600多平方米的蔬菜冷链精深加工车间就在舌尖管家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旁建成。生产线一方面进行净菜加工,另一方面,将温室大棚中种植的蔬菜“边角料”进行回收利用,二次腌制为酱菜进行再销售。不仅减少了蔬菜浪费,还极大提升了蔬菜产品附加值。

  “比如说弯的、小的黄瓜,在市场上不好卖的,或者卖不上价钱的,我们就回收回来进行腌制,做成酱菜再卖出去。而酱菜的价格比原有蔬菜商品能提高将近百分之五十,这样就解决了菜贱伤农的问题。”内蒙古舌尖管家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永强说。 

  目前,舌尖管家农业有限公司已经调制出油黄瓜、八宝酱菜、泡椒凤爪等酱菜品种。待生产线大规模投入运行后,可年加工各类蔬菜产品1000吨,年产净菜系列产品8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800万元,年利润可达到180万元,企业也将形成蔬菜种植——净菜加工——销售及蔬菜种植——酱菜腌制——销售等多条产业链。

  通过“企业搭台、农民承租、订单合作、利润分成”的模式,企业最终将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带动农牧民就业150人,人均增收3万元,带动温室承租户户均增收4万元。

  “通过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这样一站式的生产销售方式,我们打通了从田间到舌尖的一个安全食材供应链条,也促进了一产到三产的进一步融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模式,有效实现了农民的增收。”郭永强说。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bt/202204/t20220421_20423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