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宝鸡凤县坪坎镇 垃圾分类处理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3-11-24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清理“三堆”清出的旧瓶子,成了广场人行步道的路引;杂草丛生的荒地整理变成了“家门口”的小游园;旧木料“变身”成了错落有致的广场墙,旧轮胎“化了妆”成了农户墙上的五彩装饰。凤县坪坎镇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用“别样创意”装点美丽乡村。

  

  近年来,坪坎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建立“户分三类”评比机制,大力推行“六有”工作法,在全县率先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基层生产生活环境在破除陈规陋习中逐步得以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也在垃圾分类推广中进一步提升。

  

  近日,走进冬日的坪坎镇,整洁干净的道路、明亮整齐的庭院无不展现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如火如荼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过系列整治,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在整治工作中无处安放的废旧物品造成清理难、易反弹等成为困扰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又一瓶颈。“起初,只是组织村民先把房前屋后的杂物垃圾清理干净,但没过多久,清‘三堆’清出一堆旧瓶子、旧木料、旧轮胎,这些东西咋处理成了新问题。”坪坎镇主要负责人说,就是在破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找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灵感——“分类处理、变废为宝”。

  

  思路一转天地宽。村民家里清出的废弃物品,没想到都成了“宝贝”。旧瓶子倒插在土里,再用石头铺成路面,成了整齐的步道;旧轮胎喷上各色油漆,固定在农户房屋外墙上,成了五彩的“迎宾使者”。“前期,大家先尝试着改造了旧瓶子和旧轮胎,没花多少钱,效果却意想不到得好。”孔棺村党支部书记柳生林说,自打那以后,村民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更高了。

  

  为破除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堆、投放混乱影响人居环境的难题,坪坎镇为全镇600余户每个家庭都配置了一组脚踏式分类垃圾桶,在村庄主要街巷安装配置中型垃圾箱体4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4辆,确保垃圾分类投放清运有保障。

  

  除此之外,坪坎镇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重要内容一起部署、一体推进,逐步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就地资源化处理和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通过加大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投入,采用“二次两分法”、“垃圾分类红黑榜”、“绿色能量银行”三种手段实现前端农户分类精准化、减量化;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错时分类收集等方式实现中端收集运输规范化、集约化;采取两种处理模式及六种处理方法实现末端处理设施标准化、无害化;利用“政府+市场”、“六个一点”方式破解资金制约瓶颈,应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营造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现已实现了全镇4个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为更好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坪坎镇还在银母寺村建成了全县首家垃圾分类主题公园,主题公园设置垃圾分类收集亭1个,并喷涂分类垃圾标识图案,同时利用废旧轮胎、旧瓶子设计座椅、步道等造型,引导广大群众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推动营造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良好风尚。

  

  坪坎镇自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以来,全镇日产垃圾量减少了35%以上,有效破解了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及废旧物品回收利用难题,既降低了垃圾运营成本,又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闭环管理的总体目标,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评比中,坪坎镇先后取得7面红旗,获得奖励镇村资金33万元;银母寺村通过政府以奖代补和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银母寺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下属保洁公司获取辖区驻地企业垃圾清运费30余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ncrjhjzz/20231115/98319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