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金秋果园“好丰景”

时间:2023-11-01     来源:地方发布     作者:张峰

    春华秋实,硕果飘香。在城川镇公路沿线识别大沟湾村最显著的代表就是一个个硕果累累果园,细看果园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也随之映入眼前,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1

    “今年是果园种植的第5个年头了,富士、黄元帅、桃树都开始小面积结果,现学现用,一些简单的病虫害防治自己就能解决,果树维护也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从锄草、修剪、病虫害防治、浇水施肥到开花结果全流程都是实地技术指导,种植出现的疑难杂症问题都不用担心。这10多亩的果园今年估计能摘一万多斤果子,游客自由采摘、集体销售多种方式结合,一年下来最低也能收入两三万元。两口现劳动力也不行了,除了果园就种植了20多亩玉米,再主要活就是领孙子。同村集体商议后,试着租赁了‘大沟湾’苹果品牌,以后村里卖的苹果也都是有‘身份证’的了。”大沟湾村果农刘志金高兴地说着。

    

3


    大沟湾村紧邻陕西省靖边县,发源于陕西省吴起县白云山麓的黄河二级河流无定河的穿插而过,土层深厚、日照丰富、气候适宜,是城川镇大沟湾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气候,造就了种养殖的天然优势,村里老辈们就有种植苹果习惯,几乎户户家门口都有苹果树、梨树、桃树、枣树种植,在优质的小气候环境下,也直接地孕育出了“又脆又甜”的大沟湾苹果。

    同果农现场了解到。早些年的大沟湾苹果、鱼就有一定知名度了,因产销条件滞后、经济发展等缘由,致使部分农户的果园失落。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基层一线,让农牧民也切实地感受到了发展的底气,2018年,大沟湾村借助防沙护林工程的有利契机,全村召开支部、村委、村民代表会议,确立了“合作社+支部+企业”的共同富裕模式,通过以萨拉乌苏农牧业合作社为载体,家家户户无偿的提供土地用于新品种果树种植,同步,也引领农牧户自己探索果树种植,最终在村六社、七社种植新果园1413亩,随之引导的户子自己种植新果园也近200亩。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能成功注册大沟湾品牌,让我们发展苹果、鱼产业底气更足了,2021年完成果园内新铺设浇地管路后,种植四年多的果园也都开始无偿交付到果农手中。在新编制村庄规划工作中,集体商议后,计划以村辖区的S216和主要公路沿线为主线,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果园打造。后续村集体将以果园、文旅、农牧渔家乐融合发展等有利契机,大力推进传统村落、民窑民宿、采摘餐饮、漂流项目等融合项目发展,持续打造采摘、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以点带面连片经济,有效地带动周边农牧户转型升级,集体带队探索新型庭院经济发展路子,着力构建“吃喝游乐购”全覆盖的全链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大沟湾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军介绍。

 

    2014年荣获中国传统村落和自治区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6年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大沟湾苹果在全国优质评选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苹果。2020国家森林乡村2022年,完成了大沟湾苹果、鱼产品的29类和31类区域公用品牌申报。2023年,大沟湾鱼纳入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一项项“荣誉硕果丰盛满园”。

 

“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是城川镇新时代农牧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也是城川镇党委、政府“红色立城,绿色富川”的一至方向。近年来,全镇聚焦无定河流域肉牛羊养殖示范带和北纬38°种植示范带优势条件,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因地制宜,拿出真招实招、付出真情实意,切实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振兴路径,持续走实走深“一核三翼多点”全域旅游格局,高标准提升红色“1+6”教育基地、农牧渔家乐、庭院经济的经济韧性,有效地推动了农牧业全面升级、农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着力在实践中蹚出了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新路子。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