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村看振兴】泸州泸县小白村:花果飘香 拥抱幸福

时间:2022-04-21     来源:四川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烟雨濛濛的三月,泸县海潮镇小白村,尽显春光,桂圆果林郁郁葱葱,青枇杷悬挂枝头,阵阵醉人的柑橘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小白村,因沱江过境,在水流离心力的作用下堆积形成河漫滩,水资源丰富、土质极其肥沃。

  “以前,各家各户都是散户种植,种点油菜、水稻等作物。”小白村现党支部书记王静说,如今,全村形成了各具规模的种、养殖产业。近年来,发展多元化产业,招引10余个企业入驻村内,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种、养殖产业。目前,已有特色农产品品牌海潮李花生、罗蜂王蜂蜜、海潮枇杷王、梁豆瓣等。

  小白村从“散”到“集”的覆变,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探索之路呢?

  一翼:电力建设铺就“平坦大道”

  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打下小白村发展种植业的产业基调。但,小白村作为川南典型的丘陵地貌,海拔最高点与沱江落差近60米,高地势农田灌溉成为小白村发展规模农业的制约因素。

  “九十年代那会,我们要等到下半夜才能抽水灌田,没得法,电带不起。”经营着六十来亩枇杷果园的农户王勇说道,一轮生产季,通常要浇灌果园四次,每次持续五天左右。从前电力供应不足,电排不稳定,导致果园浇地用的水泵不太转得动,出水量小。没办法,只得请10多个人力来帮忙,果园浇完一轮地,算下来人工费就花掉3000多元。

  “现在用电不成问题了,我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操作浇地用的2.5千瓦水泵,一轮浇地下来,电费支出只要20多块钱,大大节约了成本!”说到这些年的用电变化,王勇很高兴,“现在一年摘枇杷两万斤,收入可以达到三、四十万元!”

  占地两百余亩的黄桷山家庭农场,自2019年从眉山丹棱引进柑橘品种“明日见”,目前已种植240余亩,产量高达70万斤。据农场负责人赵锡金介绍,柑橘果园位落于山头,果园经营从灌溉、施肥、除草、打药都离不开电。引水灌溉是大问题。

  “去年海潮供电服务站把我们的灌溉用电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线路也牵进果园里面,用电更方便了,沱江水通过电排设备引到了山上的果园。果园还加入了全国柑橘大联盟,果子已经成功销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销路不成问题!”赵锡金说,光这片柑橘园的施肥、施药、采摘等,就带动了周边一两百名村民来务工。

1

  “现代农业是柑橘园的发展方向,下一步,随着果园规模的扩大,电力排灌设备新增就是园子发展的新动力,电力依然是我们最大的保证。” 赵锡金说,正在加紧拓展的600亩柑橘园已步入平场阶段。

  在电力建设的助力下,灌溉不再成为小白村发展规模农业的制约因素,电力的不断优化升级为小白村的产业注入了无限活力,越来越多成规模化的种植农户选择在小白村落地生根,逐田而居的村庄焕发着不竭的新机。

  二翼:村支书领头奔向“致富路”

  小白村村口,赫然矗立着一块刻有“幸福小白”的石雕,尤为醒目。村内平坦的水泥公路延伸至每家每户,农家小屋错落有致,门庭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意盎然、花团锦簇,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呈现眼前。

  提及如今小白村村容的大改观,村民赵锡武说:“小白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两任村支书功不可没啊!”

  “我是从小白村走出来的,这里的水土养育了我,我也想为家乡发展做点贡献,尽我所能带动父老乡亲一起致富。”这正是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现海潮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阳秀乾当初面临的首要难题。在重重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积极组织村“两委”研讨对策,按照“强化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制定出符合时宜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小白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要想富先修路。阳秀乾从村民最亟需解决的道路改造做起。2017年以来,村内公路不断升级扩宽,5.5米宽公路环绕到各组,全村公路建设通达率达100%,实现“户户通”;同期,在泸县全范围内率先实现城乡公交“社社通”。

  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后,阳秀乾与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王静接力协作,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优化产业发展上,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主,促进村内多元化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在两任村党支部支书的带领下,经过几年奋战脱贫攻坚,今日的小白村涌动着更强劲的发展活力,先后获省“卫生村”,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3000亩桂圆、500亩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220亩、年肉牛出栏达到800头……当下,在小白村,呈现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主,村内多元化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产业态势。

  小白村的步步发展,述说着春蚕化蝶的故事。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正在成为现实,小白村正昂首阔步向着农业强村的方向奋进。

  两翼携手 “幸福小白”明天更好

  “以前用电‘恼火’的时候,最低电压只有120伏,海潮镇上的稳压器都卖得欢”,说起用电的变化,村民王勇体会很深,“以前一打雷起风就停电,不停电还不正常,半夜用电的人少的时候,才能够抽水打米。现在家里的冰箱、空调、彩电、电饭煲、微波炉随时都可以用,上回停电我都不晓得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现在一个电话电工就上门来了,电费也在手机上交了,安逸得很!”让王勇体会深的还有用电服务。

   

  “之前在楼下开集体会议,就要关掉楼上的空调。去年线路改造之后,六七台空调同时开着都没问题。”王静同样感触很深,“国网泸县供电公司在小白村的建设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探索基层村网共建模式,让供电服务站成为做好服务乡村振兴的电力“先行官”,架起服务农村群众的党群"连心桥”,海潮供电服务站党支部还与小白村党支部展开“结对共建”合作模式。

  海潮供电服务站在小白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供电服务驻点,派出定点服务人员入驻,常态化为海潮镇小白村群众提供用电咨询、购电、抢修等服务,同时以服务点为依托,积极开展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活动、传统文化传播等志愿服务。

  海潮供电服务站还将印有台区经理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的8000余张服务卡片发放到了每户村民,方便了他们足不出户也能办电。

   

  “不断推进农网改造,满足乡村客户需求,提高电力响应速度和抢修效率,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供电服务保障是我们必须持续做好的。”海潮供电服务站副站长刘飞说。

  近年来,在小白村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050余万,新安装配变21台计2760千伏安,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10.8千米,低压线路83.6千米,下户线64.55千米,现有1173户村民户均供电容量已由不足0.5千瓦提高到2.35千瓦。

  2022年9月, 35千伏海潮变电站又将开工建设。

  乡村振兴的鼓点激越敲响。“十四五”期间,小白村将着力发展500亩枇杷基地,奋力建设1000亩柑橘产业园,其他产业稳步提档升级,常年提供日平均150名村民长期就业岗位。并将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游,建立以柑橘、枇杷为核心的采摘基地,建设亲子乐园等;聚焦沱江美景,建设民宿;利用独特的山形水势,建设泸州网红打卡点……

  小白村,明天会更好。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