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创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时间:2022-04-22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巨野县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任务,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清洁整洁任务目标,立足长效治理,探索推行四种模式,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一是推行“共享苗圃”,实现空闲宅基地高效利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青壮年外流,村庄空心化加速,加上前期村庄建设规划不合理,乱建乱搭现象较为普遍,废旧老房屋和空闲宅基地越来越多,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也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巨野县加强拆危治乱力度,强化残垣破壁整治,拆除残垣断壁1.5万余处。为用活空闲宅基地资源,以行政村为主体,与苗木公司合作,利用村内空闲宅基地种植绿化苗木,形成了由苗木公司提供绿化苗木、农户提供闲置宅基、村委会统一管理,三方合作开发的“公司+农户+支部”的“四四二”共享苗圃开发模式,即开发商提供苗木分利四成,农户提供闲置宅基地分利四成,村集体统一进行管理分利二成,作为村集体管理费用。实施共享苗圃模式以来,全县共建成村中口袋公园等1500余处,栽植果木树及绿化苗木40多万株,提升了村容村貌,完成了脏乱差到干净、整洁、美丽的华丽转变。田庄镇栾官屯村,2018年年以来栽植大叶女贞、紫叶李、冬青等绿化苗木7万余株,预计年整体收益达60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经济可增加20万元以上,村中林木绿化率达到40%,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居”,

  二是推行“两次四分”,有效缓解生活垃圾运储压力。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塑料制品、一次性农用品等大量进入农民群众的生活中,在物质消费丰富的同时,各类废弃物循环利用率逐渐下降,现代工业、生活垃圾正日益增多,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压力与日俱增。为保持垃圾收集处理高效运转,巨野县农村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18座,拥有清运车辆109辆、保洁人员2461名,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运处置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全覆盖。推行生活垃圾“两次四分法”,即:农户初分,先把垃圾分为可沤的和不可沤的两类,不可沤的交村保洁员,可沤的交村里统一转化。保洁员再分,村保洁员在分类收集各户不可沤垃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分为可卖(可回收垃圾)的和不可卖(有毒有害垃圾)的两类。可卖的销售后收入归保洁员所有,不可卖的收集、存放、打包处理后交镇环卫所统一送县垃圾处理厂。建立农村义务清洁队常态工作机制,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由退休干部、党员、乡贤等人员组成的农村义务清洁队,每周二、周六两天积极开展义务清洁行动,日常保洁与集中清洁行动相结合,互补互助,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65%的村庄建立了义务清洁队,义务清洁队员3900余人。县财政每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农村垃圾分类,对农村垃圾分类试点通过验收的村庄,每村奖励1万元,目前全县63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厨余垃圾不出户、生活垃圾不出村、白色垃圾集中收”的整治目标。

  三是推行“一机三料”,让农业生产垃圾变废为宝。为提高农业生产垃圾利用率,巨野县引入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利用高温无害化发酵处理等先进技术,把农业废弃物、可沤垃圾、畜禽粪便等不同农业生产废弃物,通过“一机”加工,分别生产出“三料”:生物有机肥料、生物发酵饲料、育秧育苗栽培基料,把柴草秸秆、畜禽粪便等变废为宝,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专业化集中处理。全县165个大型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处理配套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通过在各镇建立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站,多途径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以上,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四是推行“门前三包”,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巨野县坚持整治工作组织领导指挥重心下延,整治主体下移,逐步建立健全镇村整治运行机制,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即:农户负责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保持、杂草杂物清理和绿化管护,将修订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写入村规民约,建立了可操作性强的“门前三包”奖惩制度,形成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党员、村民代表监督工作机制。全面实行街长责任制,全县634个行政村按主要街道设立街长3988个,实行一街一长,专责包保,定期监督巡查,常态化监督和维护。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全面推行“党员示范巷”,积极开展“我为美丽家园添光彩”“干干净净迎小康”“五星级卫生家庭”评选等活动,营造了户户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县、镇、村三级累计投入资金15.3亿元,发动群众90万余人次,出动机械100万余台次,处理生活垃圾43.2余万吨,清理村内塘沟2000个次、沟渠300余公里。全县90%以上的村庄达到清洁村庄标准,“美丽庭院”示范户2.3万户,创建省级卫生镇、卫生村6个、26个,实现了全县人居环境整治整体提档升级,达到群众满意、村集体满意、社会满意。(菏泽市乡村振兴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ncrjhjzz/202109/t20210916_37281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