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710名田长“巡田护耕”90万亩耕地

时间:2022-04-21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早春时节,孙立艳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时不时停下来,走进地里仔细查看。孙立艳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沙南西村的田长,每天巡查耕地是日常工作。

  沙南西村现有农田507.26亩。在每次巡查中,孙立艳都对其中一块小麦地格外注意。这块5.5亩的耕地曾经被用来种树,经过一系列的协调,修路打井,改善土壤后才终于恢复了良田“身份”,成为村里的新增耕地。“田长是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看着种树的地重新长出了庄稼,心里真是感到高兴。”孙立艳说。

  去年,聊城市政府下发了《聊城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形成了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以村支部书记为基层田长的耕地保护机制。根据聊城市的田长实施方案,田长由村(居)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或村民代表担任。去年7月份,东昌府区举办了全市第一期田长培训班。孙立艳和全区其他709名田长收到了聘书,并正式上岗守护耕地。“对于新增耕地,一棵树都不能种!”对当时培训会上的这句话,孙立艳记忆深刻。

  据了解,沙镇是农业大镇,共有119名田长,田长通过手机端的田长管理平台,可按期完成巡田任务,按照地块管理信息要求,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在线定位拍照上报。

  镇政府通过电脑端,及时处理上报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同时,通过对照上级下发的卫星图片等数据,检查巡田效果,镇政府可及时掌握田长任务完成情况,落实考核奖惩,确保耕地保护效果。

  在东昌府区,自“田长制”实施以来,田长们履职尽责,借助管理平台,肩负起巡田任务,认真管理好90万亩耕地,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提供了“一剂良方”。前不久,在韩集镇张会所村,田长张玉国在巡田时,发现一起破坏玉米地放置货品的行为后立即上报,韩集镇镇政府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及时处置,对破坏行为予以及时制止和责令改正,阻止了事态进一步发展,成功保护了农田。

  同时,“田长制”的实行还能助力村集体增收。在堂邑镇苗庄村西,有片坑塘属村集体所有,土地性质为一般农田,由于承包权上有纠纷,在“田长制”实施以前,这片坑塘还荒草丛生、无人问津,坑塘边缘围满了大小树木和建筑垃圾。该村田长徐俊萍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将该坑塘涉及的承包合同捋顺,挨家挨户做工作,将坑边200余棵树全部移除,清理垃圾、杂草500余方,平整坑底,同时对坑塘进行防渗处理,种植近8000斤藕种。如今,收获的1.7万斤莲藕为村集体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入。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lsaq/202203/t20220308_38707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