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完善三项机制 全力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

时间:2022-09-06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成武县聚焦监测、帮扶、退出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织密织牢防返贫监测网,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今年以来,全县共纳入监测帮扶对象260户805人,均得到有效帮扶。

  一、聚焦监测环节,完善信息预警机制

  开发防返贫监测帮扶智慧云平台,缩短信息推送反馈时间,确保防返贫监测全覆盖、无死角。一是信息推送实现“一键送达、三级同步”。平台整合教育、民政、住建、卫健、医保、残联等行业部门提报的预警信息,同步即时推送至县乡村振兴局、乡镇和村。乡镇、村负责预警信息走访核实,若发现农户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及时召开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会议,研究确定是否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农户风险信息和会议记录可通过手机端云平台即时上传,缩短了办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比对监管实现“闭环管理,有据可查”。云平台具有全程监管功能,可实现每一条预警信息从发现到办结的闭环管理。行业部门向村级推送的预警信息、村级向相关行业部门推送的比对信息,县乡村振兴局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双方受理、办结情况,必要时予以督办。平台还可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未落实等问题进行“报警”,行业部门、乡镇和村据此调查落实。三是统计分析实现“省时省力、快捷精准”。平台可对预警信息、监测帮扶对象纳入、风险类型、健康状况、劳动能力、风险消除等内容或信息进行自动化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在风险,为政策落实、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二、聚焦帮扶环节,完善收入增长机制

  将稳岗就业和产业发展作为帮扶的重点,健全完善收入增长机制,让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生活更上一层楼。一是实施“百企入村,万人就业”工程。整合村头空闲院落、闲置校舍和帮扶车间,将“农村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源”,招引小微企业入驻乡村,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全县共有37家小微企业进驻乡村,吸引村民就业2221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111人。二是推进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难题。目前,全县统筹村级保洁、网格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282人。三是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投入财政资金1.047亿元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实现家庭增收;加强对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护,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分红增收。通过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有效带动农户10120户28260人,年人均增收1200元。

  三、聚焦退出环节,完善长效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帮扶和风险消除长效保障机制,为稳定消除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返贫致贫风险、实现动态清零打牢基础。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实现失学辍学动态清零;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人口全部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落实定额补贴;提高低保人口、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人员补助标准,持续加强兜底保障力度。二是完善生活照料机制。实施“晚霞红光”养老服务工程,推广“新型幸福院+周转房”农村养老新模式,满足农村分散供养群体的养老安居需求,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日常照料或护理服务,探索出一条具有乡土风情、兜底普惠、成本可控、持续循环的农村养老新路子。三是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发挥家庭亲情、邻里乡情的作用,压实配偶、子女、父母等赡(扶)养人责任,鼓励侄子、近亲对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进行生活关爱;发挥公益组织作用,积极为孤寡老人、困难儿童、困境妇女解决实际问题;印发《关于保持结对帮扶力量稳定的通知》,明确4362名帮扶责任人责任,夯实常态化结对帮扶基础,确保帮扶队伍总体稳定。(成武县乡村振兴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tpgj/sxjl/202209/t20220902_40480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