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小镇·寻宝记丨白沙牙叉镇:林下菌菇“藏”富

时间:2024-12-31     来源: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南海网记者 梁振文

  俗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吃菌汤。在中国人的味蕾里,菌菇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白沙黎族自治县在橡胶林下种植了超1.3万亩菌菇,这些美味的菌菇不仅是美食“饕餮”客的爱好,还在当地形成一条大产业链,打造出一条致富路,带动广大菌农奔向美好“钱”景。

  12月25日,在白沙牙叉镇南仲村的菌菇基地,多座菌菇大棚就架设在茂密的橡胶林下。“我们的致富密码,就藏在这些泥土里。”南仲基地负责人符勉智指着棚子里的小土垄说。记者通过对方的指引,用锄头朝土堆挖掘,不一会儿便刨出一颗颗大小的虎乳灵芝。

  

  虎乳灵芝。记者 林鸿羽 摄

  随后,记者用刷子一点点清洗这些虎乳灵芝,直到露出褐色的表皮。“这种外观完整、表皮光滑,闻起来有一点木质香的就是优良好菌。”符勉智说完就用菜刀切开一个虎乳灵芝,展示出其内部白嫩紧实的菌肉。得益于气候环境好,当地出土的虎乳灵芝大多品质优良。

  

  南仲基地工作人员在林下放置虎乳灵芝菌包。记者 林鸿羽 摄

  为什么虎乳灵芝这么受欢迎?因为虎乳灵芝的营养丰富,在做法上,可切片炖煮肉类或煲汤、泡水。近年来,白沙引入白沙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树公司),以多种合作模式实现虎乳灵芝在青松乡、牙叉镇等乡镇的橡胶林下大规模种植。该公司还具有独立的产品初加工车间,可实现公司现有产品的清洗、切片、烘干、筛选、包装等。

  

  橡胶林下棚子里种着大片的虎乳灵芝。记者 林鸿羽 摄

  “我们不仅有虎乳灵芝,还有红托竹称、虎奶菇、灵芝和益智等食药用菌。”符勉智告诉记者,菌菇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土壤环境都非常讲究。白沙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且有适度遮阴,为菌菇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此,该公司在白沙一直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要模式,致力于打造白沙"橡胶林下益智+食药用菌"特色复合生态种植产业。

  

  南仲基地工作人员拆包虎乳灵芝菌包。记者 林鸿羽 摄

  在该县牙叉镇的白沙立树种苗培育工厂,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把这些原材料倒入搅拌机,制作孕育菌菇的营养菌包。据悉,该公司有独立种苗培育工厂,可年产种苗700万棒。“我们在当地取材,用橡胶木屑及其他原料打碎,按比例配置好。经过高温灭菌后,再将实验室培育的菌种灌到菌包的中心。”工厂工作人员介绍。

  

  工作人员指导记者挖虎乳灵芝。记者 林鸿羽 摄

  在车间里,已经配好原料的菌包正整齐地摆放在一排排铁架上,等待时间的孕育,成熟后在投向大自然的怀抱。如今,立树公司在当地打造了种苗培育工厂、初加工分拣中心、南药交易中心,形成了一条较为完善的菌菇产业链,菌菇从种苗培育到加工销售,全过程守好“生态关”。

  

  各类菌菇产品。记者 林鸿羽 摄

  截至目前,白沙全县林下种植菌菇13200亩,年产值1.55亿元,每年可提供近190个固定就业岗位和9万余人次临时工岗位。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12/t20241231_37961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