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持续发力 护航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时间:2024-12-11     来源:本网     作者:澜沧县 吴秀琳

中央印发《关于解决形式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来,一批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些歪风邪气得以刹住,过去令基层干部叫苦不迭、束手束脚的形式主义问题大大减少。但从中央通报的多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看,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纠治形式主义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喘口气就会反弹、歇歇脚就会抬头。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加大整治形式主义,各地区各部门必须要持续在“实”字上下功夫,务实功、出实招、重实绩,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务实功破除心尖上的形式主义源头上校准思想航标。近年来,各地下大气力查处整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但从相关通报看,此类问题仍时有发生,有的热衷于设展厅、做牌匾、刷标语,有的盲目跟风引进文旅、论坛、数字化项目,有的急功近利大搞低层次重复建设,这些重显绩而不重潜绩,重包装而不重实效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无不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聚焦党员、干部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对搞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处分规定,特别是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特别是结合结合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以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条款开展警示教育,用“活教材”划清纪律红线,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具体危害与严重后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作风,做深做实民生工程,从思想源头上防止只慕虚名而不务实功的现象产生。

出实招破除脚尖上的形式主义,让调查研究发挥实效。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相关通报中个别党员干部把调查研究当成任务被动奔赴一线走马观花,调研前准备不足、抬腿就走,不带着问题来,不奔着解决问题去,到基层规划路线、看再造盆景、听标准答案,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让基层不堪重负,基层干部群众对这种为调研而调研的的现象深恶痛绝。调查研究不单单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走出办公室、跳出电话线,主动到矛盾困难集中的背阴胡同听真话、探实情,务必把群众把为群众解决问题摆在调研的首要位置,深挖问题症结,能现场解决的立行立改,不能解决的,要把调研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研究透彻,综合实地情况、扶持政策、问题病灶、群众意见等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路,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为民解忧的实招硬招。

重实绩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数字政务回归初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政务工作也搭上了新技术、新平台的高速列车,旨在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但从相关通报看,强制推广下载各类政务APP、工作群过多过滥,甚至要打卡签到、积分排位、通报排名并与考核挂钩,让基层干部不得不时时在线、打卡留痕的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指尖便利不仅没有优化工作流程,反而变成了指尖负担,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形式之一。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直接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各级管理部门不仅需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要对工作群和相关政务平台进行整治,精简指尖事务让基层干部真正从手机中解脱出来。其次,还应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实效、实绩和群众口碑等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优化各项考核指标,避免单一化的数据考核、僵硬的痕迹管理,形成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

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通过“三实”持续发力,可以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轻装上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