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向下扎根 用“真干”向上生长

时间:2024-11-27     来源:本网     作者:澜沧县 刘梦婕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驻村一年,从机关工作人员变为了群众的“家里人”,身份的转变让我更加意识到重任在肩,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有“真诚、真心、真干”才能“晓真情、了真意、解真题”。

“真诚”向下扎根,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逢人就叫,见人就笑”是帮助我融入村寨的第一招,常到村民家烤烤火、聊聊天,让自己成为了“村里人”。“这个季度卖的牛成本是多少,市场价格如何?”核算收入是基层工作的一项重点,农户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一年能结余的资金却是寥寥无几。通过收入核算的“点”,打开难点和困境的“面”,破增收致富的“局”实实在在了解农村发展的难点,探知农民群众的心声和期望,是选调生基层锻炼坚守的初心和使命。要坚持用脚步丈量土地,保持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坚持沉到一线,把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增强见事于细、见事于早的洞察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写好解决群众生活小事中做好为民爱民的大文章,用“真诚”融入做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引路人”。

“真心”向内服务,淬炼“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责任担当。政策“讲不透”,群众“跑不动”,教育是助力农村长富长兴的“金钥匙”,但边疆地区农村家长普遍存在“读书无用”的想法,李某某是我们村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但父亲的态度让其被迫终止幻想。了解情况后,我们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与其父亲多次沟通,宣传政府、学校和社会的资助政策,讲清学历对就业的重要性,经过多次劝导,其父亲同意了让李某某上大学。虽解决了一个问题,但这样的案例却比比皆是,为了提升群众的认知,必须深入群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和案例把政策讲深、讲透、讲明白,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做到事事关心、事事回应。当好民情民意的“气象”,宣传政策的“广播”,多钻“矛盾窝”,多啃“硬骨头”,“真心”服务换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真干”向上生长,坚定“日拱一卒无有尽”的实干精神。“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人民群众眼里,党员干部德莫高于愿干事,行莫善于会干事,绩莫大于干成事。“某日开展耕地流出整改工作时,广泛动员群众加入整改团队,而部分群众并不乐意,反复劝说无果,于是我们带头主动砍树、抬树、搬树,不一会儿,那些原本不愿帮忙的群众也默默加入了我们。”那一刻让我深受触动,我突然意识到领导干部不能光动嘴不动手,要到田间地头,将“跟着干、等着干、看着干”转变为“领着干、带着干、主动干”。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基层干部要学会聚焦重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都置顶”的使命感真心实意、脚踏实地躬身实干,当好为人民服务的“实干家”,用“真干”换群众的“支持度、信任度、满意度”。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