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委严查政策性农业保险腐败,力促惠农政策落地生根!

时间:2024-08-30     来源:乡村振兴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年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保障农民种植收益、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机制,在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深入实施,一些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纪委监委严查政策性农业保险腐败,力促惠农政策落地生根!

近日,多地纪检监察机关在核查中发现,部分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虚报种植面积、伪造保险理赔材料,骗取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款,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惠农政策的落地效果。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农业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也挫伤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面对这一问题,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行动,立足职能职责,紧盯投保、理赔、发放等关键环节,深挖彻查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大数据筛查、联合监督检查、实地走访农户等多种方式,全面排查风险点,堵塞制度漏洞,推动惠农政策真正落地落实。

在江苏省某区,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区近三年的黄桃投保数据进行筛查比对,发现了大量涉嫌虚增、虚报的数据线索。通过深入调查,最终查实了多起村干部虚报种植面积骗取理赔款的案件,并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一行动不仅震慑了违纪违法行为,也进一步规范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理赔流程。

在河南省某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成立了联合监督检查组,对种植类、养殖类及特色农产品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组通过查阅理赔材料、调取卫星图斑、实地走访农户等方式,深入排查虚假索赔、村干部虚报套取理赔款等问题。同时,还督促相关部门完善投保人及保险标的详细信息,明确保险标的物权属,为群众普及线上理赔流程,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切的问题。

在福建省某县,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基层农技站工作人员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存在工作失责、作风不实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将应收缴的保费直接按照农户土地承包面积平摊,并从农户应领取的补贴中抵扣,导致部分农户的投保金额与扣款金额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督促基层农技站加强学习培训,落实惠农利农政策。同时,还推动建立了惠农补助工作内审机制,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总之,严查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是推动惠农政策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深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康运行、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也呼吁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工作,共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招募特约编辑,关注廉政信息,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6212739、010-53387132、010-56212746

 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