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农牧局积极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典型案例推荐申报工作

时间:2022-04-2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是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经营方式,已成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要求,近期,通辽市农牧局组织各旗县市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典型案例推荐申报工作,扎鲁特旗、奈曼旗、科左后旗等多个服务组织入围并推荐至自治区。

  扎鲁特旗双利专业农机合作社着力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企业化产业体系,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增值中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开拓农资采购、粮食加工、粮食销售、测土配方、庄稼医院等领域,对农户土地实行“保姆式”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等多种合作形式,把合作社建造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各类生产主体提供高效率、高质量服务。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吸纳社员103户,购置机械设备80余台套,服务范围辐射3个苏木乡镇,服务面积达10万亩,服务小农户1600余户,帮扶贫困户8户,安置26人进社就业。先后被评定为自治区级、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奈曼旗本草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产中”托管出发,坚持产业化思维,着力做实做深产、供、销、服各个环节,探索在延伸产业链中提升产业效率,实现多方收益。近年来,合作社积极推广“免耕+精量化播种”方式,每亩节约种子0.08千克,亩均节约肥药7.3%,出苗率达9成以上,玉米全程托管每亩减少生产投入40元,提高产量增收160元,可为农户增加综合亩效益200元。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建设高标准仓储库房2400平方米,硬化晾晒场地6000平方米,购置蒙中药材种植、管理、采挖、初加工等设备60余台套,年产药材600余吨,产值达到1200余万元。2021年度,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2000亩,托管土地面积2000亩,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1000余亩,服务农户85余户,带动小农户110户,帮扶贫困户49户,安置78人进社就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集约化经营、托管、社会化服务模式,被评定为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tl/202204/t20220412_20367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

你问我答